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时事 > 新闻时事 > 重磅!进一步推进上海自贸区金融开放试点方案出台
新闻时事

重磅!进一步推进上海自贸区金融开放试点方案出台

时间:2015-10-23   来源:凤凰财经   浏览:

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局长陆磊在国务院例行吹风会上表示,在党中央和国务院的统一部署下,人民银行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和上海市政府经过深入调研、反复论证,征求各方面的意见,形成了《进一步推进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金融开放创新试点加快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方案》。
《方案》分成总体要求和具体的任务措施两大方面。总体要求是要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金融改革开放和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的总体部署,坚持以服务实体经济、促进贸易和投资的便利化为出发点,大力促进自由贸易试验区金融开放创新试点与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这两项工作的联动,探索新路径、积累新经验,为全国做好金融改革开放工作提供有益的经验。
在这样一个总体要求下,我们也设置了主要任务和措施,共计五个方面:
第一方面,率先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现。要按照统筹规划、服务实体、风险可控、分布推进的原则,在自由贸易试验区进行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的先行先试。在这里必须要特别提醒,我们采取的是成熟一项推动一项,大家知道金融改革和资本项目可兑换都是有顺序的,必须兼顾发展的需要与现实可能,必须防控风险,在此前提下积极稳妥的推进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总的目标是要逐步提高资本项下各项目的可兑换水平。
第二方面,进一步扩大人民币的跨境使用。通过贸易、实业投资和金融投资三者并重,最终(人力资源管理)推动人民币和资本“走出去”。
第三方面,不断扩大金融服务业的对内对外开放。我们也试图在(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探索在金融业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并开展相关试点工作。要对接国际高标准的经贸规则,对外资在金融服务业的准入实现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的管理模式。当然对于内资,也就是民营资本我们支持民营资本进入金融服务业,设立包括但不限于民营银行在内的各类金融机构。
第四方面,加快建设面向国际的金融市场。大家也知道,上海集中了我们国家主要的金融市场,有中国外汇交易中心、上海黄金交易所、上交所、上期所、上海清算所等一系列平台,在未来一段时间我们也期望过相关的金融改革创新和开放措施。建立探索上述的这些金融市场能够构建国际金融资产的交易平台,使得境外投资者参与境内金融市场的渠道得以拓宽,也推动这些金融市场能够配置好境内境外两种金融资源。
当然,上述的改革离不开一个稳健的、安全的金融环境。在第五部分当中我们又提出,不断加强金融监管,切实防范金融风险,我们要在上海探索符合上海自贸区推进金融开放创新试点与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联动的金融管理体制机制。
提问环节:
QDII2的项目在上海自贸区何时会启动?
陆磊:QDII2是一项国家层面的金融改革和开放的规则。目前,根据国务院统一部署,人民银行相关部门正在认真研究制定相关方案。刚才我在介绍上海自贸试验区的金融开放创新的内容当中也提到,这里面是有原则的,要积极稳妥、宏观审慎、风险可控、分步实施,也提到必须采取成熟一项推出一项。刚才张新主任也介绍了,上海是把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金融风险底线作为金融改革创新的前置条件。所以我们必须在审慎研究的基础之上认真分析才能够推出。
中国政府一直说研究QDII2,已经说了两三年了,还要说在上海自贸区研究启动QDII2,目前还不能推出QDII2的原因是什么,您认为有什么风险和障碍?谢谢。
陆磊:我还是必须要说明,关于QDII2的方向是不变的,资本项目可兑换进一步推动中国的金融改革开放和创新的总的方向是不变的。再强调一遍,任何金融改革包括资本项目可兑换都是有顺序的,这是有国际共识的。从这样一个意义出发,仅就资本项目可兑换来看,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7大类、40项”,实际上我们的37项都已经完全可兑换或基本、部分可兑换。在这样的意义下,我们就要看,任何一项改革它所带来的利和弊,这就意味着改革是(管理咨询)同时需要在顺序的情况下把握时机的。这也是国际共识。
因此从这样的意义出发,我们在一定会继续可持续的金融开放和资本项目可兑换的同时,也要关注金融市场、实体经济的发展方向,特别是我也提到整个金融开放要以服务实体经济和促进投融资的便利化为基本目标。再次强调一遍,这样的目标是建立在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金融风险以及风险可控的基本前提之下的。所以我们会有我们的考量。
最后总结,我们会在国务院的统一部署下审慎认真研究。做金融是一定要审慎的,这也是国际共识。谢谢。
新华网解读上海自贸区深化金融改革方案三大亮点解析
21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部署进一步深化上海自贸试验区金融改革试点,为服务实体经济积累经验。这意味着,上海自贸区新一轮金融改革拉开序幕,将为企业和个人带来更多的选择和便利。
QDII2
会议提出,逐步提高人民币资本项下可兑换程度,对已经实施的自由贸易账户拓展功能。研究启动合格境内个人投资者境外投资试点,拓宽境外人民币投资回流渠道。
合格境内个人投资者境外投资试点,也就是俗称的QDII2。为推动资本账户开放,2007年我国启动QDII(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境外投资)试点,允许机构在境内募集资金,投资境外的资本市场。这为国内居民配置海外资产提供了一条合法途径,但只能通过购买机构的产品间接实现,而且可选择的范围非常有限。
央行上海总部副主任张新此前撰文指出,要尽快开展QDII2试点。文章指出,目前我国的住户存款高达54万亿元,居民个人在全球配置资产的愿望与需求非常强烈。开展个人境外投资业务试点,正是顺应这一需求的具体举措。
记者采访了解到,未来QDII2可以投资的领域有望涵盖境外资本市场、房地产等。“通俗地说,开展QDII2试点后,符合条(管理顾问)件的个人可以开设自由贸易账户,直接购买在美国上市的阿里巴巴股票。”上海财经大学自贸区研究院秘书长陈波表示。由于种种原因,我国的很多高科技企业在境外上市,没有QDII2试点,使得国内居民失去了投资高成长企业的机会。
交通银行[-0.61% 资金 研报]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认为,QDII2可能通过两种方式实现:一是中资证券公司在自贸区设立机构,帮助区内个人与境外交易所连线交易;还有一种可能是境外的证券公司进入自贸区开设机构,为自贸区内的个人投资者开户并开展业务。
不过,在试点初期,个人境外投资有一定的条件限制。“比如,在自贸区内就业一年以上,有完整的纳税、社保记录等。额度上可能也有一定的限制,但会比目前的5万美元购汇额度大。”复旦大学自贸区综合研究院秘书长尹晨表示。
跨境股权投资
会议提出,支持依法设立境外股权投资基金。弘毅投资管理(上海)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沈顺辉表示,目前国内资本走出去的积极性很高,跨境投资和并购非常活跃。但由于资本账户尚未开放,项目审批周期较长。之前上海自贸区出台了推进跨境投资便利化的一系列政策,3亿美元以下的境外投资项目由审核制改为备案制。
“如果允许设立境外股权投资基金,在跨境投资方面就可能有一揽子的政策和方案。”一位参与政策制订的人士说。
沪港通扩围
会议提出,在总结沪港通经验基础上完善金融资产交易规则和机制。尹晨认为,总结的下一步应该是复制推广,这包括两个层面的内容:一是品种。目前,沪港通的交易标的是股票,未来债券和ETF等投资产品也可能纳入其中。二是范围。沪港通的运行,为深港通提供了借鉴。更远一步说,也为沪伦通——上海和伦敦资本市场的互联互通积累了经验,后者正是第七次中英经济财金对话的重要内容之一。
“6月我国股市的动荡,使得部分人对金融开放创新产生了疑虑。此次深化(管理培训)方案的出台,体现了中央政府以开放倒逼改革的决心。”陈波表示。
德国商业银行高级经济学家周浩说,自贸区深化金融改革,意味着中国朝着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又迈出了坚实一步,这为人民币纳入SDR(特别提款权)和实现国际化创造了良好条件。

http://wfst-hr.com
上一篇:总理批示加快新能源车发展 产业扶持加码
下一篇:中国央行“双降”!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