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进行500亿元14天期逆回购 属春节后首次
时间:2016-08-24
来源:未知
浏览:次
中国央行公开市场今日将进行90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500亿14天期逆回购,上次14天期逆回购是今年2月6日,利率2.4%。另外,公开市场今日有1000亿元7天期逆回购到期。
央行今日进行的900亿元7天期逆回购中标利率2.25%,与上次持平;500亿元14天期逆回购中标利率2.4%,与上次持平。
中国银行间市场7天期质押式回购利率下跌12.90个基点,报2.2712%。
中国银行间市场1天期质押式回购利率上涨9.29个基点,报2.1296%。
央行今日重启14天逆回购的举措证实了昨日“央行半年来首度就14天逆回购询量”的消息。
昨日这一消息引发了市场忧虑:这是否意味着央行希望锁短放长,以控制债市杠杆,避免债市过热。昨日,国债期货大幅下跌,今年火得发烫的债市遭遇“血案”。
路透援引交易人士称,央行重启14天逆回购导致市场降杠杆担忧升温,叠加本已偏紧的资金面,期货和现券均大受打击;同时利率互换(IRS)亦大幅走高,短期流动性预期仍不乐观。
广发银行金融市场 部高级交易员颜岩认为,通过7天期逆回购注入市场的资金时间太短,14天期品种对流动性的缓释作用更明显;而14天期的资金成本高,拿到14天期逆(管理培训、人力资源管理)回购资金的机构不大会用于放隔夜回购。在资金成本上升的情况下,央行拉长逆回购期限来注水,也是考虑到不希望对加杠杆的投资行为推波助澜。
但国信宏观固收分析师董德志对于此次逆回购有另外的解读:那么14天逆回购重启的目的是什么呢?距离上次14天逆回购出台,已经时隔半年有余了,在7天逆回购存在的情况下,出现14天甚至21天品种的目的只有一个,是平滑未来到期过渡集中的问题,我们预测这次重启14天的目的也同样如此。
当前7天回购品种每天操作,也面临每天到期,而且在不降低准备金率的条件下,伴随外汇占款的流出,可预期未来的公开市场操作会更加频繁,单日到期规模会更大更多,稍长期限品种的出台正是迎合了这一目的,可以将资金分布的更为均衡平滑。形成这一措施出台的根本原因在于总量流动性需要更多的补充,起源于外汇占款从7月份开始出现锐降,这和去杠杆没有本质关系。
在GDP、CPI、M2没有出现根本变化前,不要担心单纯的债券市场去杠杆,因为债券市场的利率只是一个经济运行的结果。如果单纯由这种担心引发了市场的波动,我们视为机会,而且是今年内并不多得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