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阻碍了共享单车的发展
时间:2017-07-07
来源:搜狐财经
浏览:次
近日,共享单车霸占整条人行道,成批共享单车成“僵尸”无人问津甚至被称之“城市垃圾”的新闻不时见诸各大新闻媒体,引发社会热议。
众所周知,共享单车解决的主要是从家门口到地铁的 “最后一公里”问题。共享单车整合了线下分散的闲置资源,给百姓出行带来了便利。另一方面,它也是经济发展的新动能,给我国经济结构转型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无论是对当前正在推进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还是“双创”都具有重要意义。因此,一经问世就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民众尤其是年轻人的普遍欢迎。然而,仅仅几年间,共享单车就被随意丢弃、霸占道路、成为“城市垃圾”,与最初的绿色低碳节能环保初衷可谓是南辕北辙(管理咨询)。
据中国自行车协会官网报道,2016年,近20家品牌投放了约200万辆共享单车,而2017年预计投放总量极可能接近2000万辆。有人估计,目前,这些共享单车报废之后,会产生近30万吨废金属,相当于5艘航空母舰结构钢的重量。
如何解决共享单车被随意丢弃、霸占道路,甚至影响安全这一难题?笔者认为,首先,共享单车的所有者是第一责任人,所谓“谁污染、谁治理”就是这个道理。其次,政府要进行监管,要对共享单车的参与各方作出明确约束。
在笔者看来,共享单车被随意丢弃、霸占道路只是表象,最大原因则是当前共享单车资本盲目进入,市场已经饱和。
在北京,小黄车、小红车、小绿车、小蓝车、“土豪金”“七彩单车”等各种颜色的单车大规模涌现,有人调侃说共享单车颜色恐怕不够用了。笔者认为,不单单是颜色不够用了,短时间内涌入的诸多竞争者,对共享单车市场来说并不是个好消息,伴随而来的是同质化和产能过剩。
据了解,2016年,仅摩拜、ofo、优拜、小鸣四家共享单车平台共完成15轮融资;作为共享单车的两只“领头羊”ofo与摩拜更是不遗余力,ofo计划2017年底将覆盖到国内200座城市,同时,ofo与飞鸽、凤凰、富士达等制造厂商扩大合作,确保市场投放量的供应,2017年将会投放超过千万辆车,继续保持市场份额最大、接触用户面积最大的共享单车。2017年伊始,摩拜已完成新一轮超2.15亿美元的融资。统计显示,涉及共享单车领域的投入资本已超过30亿元人民币。
在市场空间和用户需求已经饱和的情况下,如果再有企业盲目进入共享单车领域,成为泡沫和炮灰的几率恐怕要远远大于成功的机遇。
据媒体报道,一家瞄准重庆市场的共享单车品牌——悟空单车近日宣布退出共享单车市场。悟空单车创始人雷厚义坦言,短短5个月,悟空单车就宣布退出共享单车市场,前前后后已经搭进去300多万元。
目前共享单车市场主要集中在一线及部分发达二线城市,但随着单车数量的急速增加以及用车场景相对同质化的限制,现阶段市场竞争激烈。一线及部分发达二线城市市场容量有限,单车数量将要或已经达到饱和点(管理培训)。
应该看到,只有在一二线城市,共享单车才有足够的生存空间,除去北上广深等几个一线城市和一部分二线城市外,我国大多数城市目前还是不适合投放共享单车。原因有很多,其中居民素质是最主要的。在一二线大城市,共享单车尚且面临霸占整条人行道、损坏严重、被人霸占、沦为“城市垃圾”等问题,这些问题在中小城市只会更加严重。因此,共享单车看似发展空间无限广阔,然而在当前阶段,市场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大,一旦任其盲目扩张,到头来市场饱和,产能必然过剩,而占道、损坏、“僵尸”单车等问题也会随之产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