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中钢集团董事长徐思伟: “一带一路”为企业 打开海外巨大市
时间:2017-07-07
来源:搜狐财经
浏览:次

旗下子公司中钢设备为俄罗斯MMK新建5号烧结厂,只是中钢集团“走出去”的众多项目之一。
中钢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徐思伟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专访时表示,作为国内最早“走出去”开展国际经济技术的大型国有企业之一,中钢集团有着与生俱来的国际化基因和海外业务优势。经过多年发展,中钢的境外分支机构、资源项目及承建工程遍布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大部分分布于“一带一路”沿线(管理顾问)。
徐思伟透露,中钢集团旗下以冶金工程总包和冶金设备出口为优势业务的中钢国际,已经在土耳其、印度、伊朗、阿尔及利亚等地创下了迄今为止中国海外工程总承包和冶金成套设备出口的多项记录,总计130多个海外冶金工程项目签约总额约77亿美元。其中就包括中钢国际在俄罗斯市场拿下的金额超46亿元的电解锰总包项目及MMK烧结厂项目。
“当前,国内钢铁行业正处于深度调整期,市场环境不容乐观,中钢集团也面临业务转型升级、处置僵尸企业等压力,正在寻求走降低成本、减量发展之路。”徐思伟表示,在钢铁、冶金工程领域产能过剩,国内市场空间有限的情况下,中钢正加大国际市场和非钢市场的开发力度,着力提高国际化经营水平,培育新的利润增长点。
中钢国际3月发布的2016年报显示,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业务收入为94.43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12亿元,同比增长8.65%。其中境外收入49.68亿元,同比增长80.50%。
徐思伟称,“一带一路”倡议,为国内企业带来了海外巨大的市场空间。“一方面可以转移国内过剩的钢铁冶金产能帮助企业提升效益;另一方面又能帮俄罗斯传统钢铁巨头改造升级提升环保水平,MMK这样的合作项目,可以视为具备天时、地利、人和三重优势的双赢合作(咨询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