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银行转型困局待破
时间:2017-11-07
来源:搜狐财经
浏览:次
“银行发展进入拐点期,银行业过去那种好日子已经过去了,紧日子正在来临。”11月4日,亚洲金融合作协会秘书长、中国银行业协会原专职副会长杨再平在由杭州市人民政府主办的“2017杭州湾论坛”上指出(管理咨询)。
中小银行发展面临压力
杨再平表示,“在2011年、2012年的时候,银行业的日子确实太好过了,宽松,然后利润也是很高。但是现在银行发展进入一种‘新常态’。”
据了解,银行高利润期确实已经过去了,最好的时光已经过去,但是最坏的时光还没有到来,未来将会面临更大的压力。
面对银行业的“新常态”,杨再平认为,“从银行业来说,中小银行尤其要关注这几点:一是经济增长已经从超高速的增长进入中高速增长;二是产业会过渡到中高端的产业;三是绿色化的发展;四是过去银行业垄断、跑马圈地的时代已结束;五是银行进入高密度的行业竞争;六是行业之间开始交叉、混业化的经营竞争;七是严监管时代来临。”
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也表示,“现在来讨论中小银行的转型,或者说破解未来中小银行的发展思路这个问题还是非常重要的。”
郭田勇指出,“商业银行的初心就是要紧紧围绕服务实体经济为出发点,要根据我们自己银行所在的情况,能够去因地制宜,找到自己的发展道路。因为每个银行所处的区位,它的经济环境都是不一样的。一定要从所处的环境,找一条能够跟我自己特点相契合的道路,而不是跟在别人的屁股后面跑。”
杨再平认为,“为了对应中高速的增长,中小银行对应去保市场份额。可能总的份额会减少,可能保原来的市场份额不可能,但是市场份额是要保的。”
差异化经营是中小银行转型方向
关于中小银行未来的转型方向,郭田勇认为,“一定是要线上和线下相结合。”
杨再平则认为,“中小银行在高科技方面有后发优势,网点没有传统银行多,船小好掉头,可以不依赖物理网点,可以突破时空局限。”
新网银行行长赵卫星认为,“数据化将是银行未来的发展方向,新网银行没有网点,APP应用会成为未来金融的一部分,而新网银行就是在这一端来提供金融服务。”
据了解,新网银行没有客户经理,90%的员工都是围绕着数据化进行工作。
如何面对银行业高密度的竞争呢?杨再平认为,“同质化是没有前途的,银行要在混业经营中作出差异化就经营。中小银行要下沉,可以从低维度生存着手,那些高精尖的客户不是你的长项、不是你的优势,我们倒不如去降格以求,低维度生存(管理培训)。”
中小金融机构怎么能够建立起自身的竞争优势呢?杭州银行行长宋剑斌认为,“中小银行在细分市场上依然是有作为的,面向未来建立起细分市场的优势,是中小银行要着力打造的一个重要的发展路径。”
“中小银行要转型,要整合各类金融资源,要朝着混业经营的方向发展,这样的话能够使我们的各种金融服务能够形成合力,更好地服务客户。当然,我们自身才更加具有竞争力。”郭田勇指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