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时事 > 新闻时事 > IMF:中国外汇储备充足,人民币不断向灵活的汇率制度转型
新闻时事

IMF:中国外汇储备充足,人民币不断向灵活的汇率制度转型

时间:2018-07-25   来源:搜狐财经   浏览: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发布《对外部门报告》(ESR),其中提及中国当前的外汇储备充足,且经常账户顺差占比较大等外部失衡问题自金融危机以来已大幅改善。
 
ESR是IMF分析全球外部发展情况,并提出对经济体外部头寸(包括经常账户余额、实际汇率、外部资产负债表、资本流动和国际储备)最新评估的年度报告。(人力咨询)
 
外部失衡状况改善
 
今年以来,不乏机构预计,中国经常账户顺差持续下降的态势将延续。ESR提及,中国2017年经常账户顺差占GDP的1.4%(周期性调节后得出),同比下降0.4%。IMF认为,这主要反映中国进口量加速增长(2017年占GDP的10%),同时也反映了投资增长强劲、实际汇率升值、主要发达国家需求疲软以及服务赤字上升。目前根据IMF的评估,中国经常账户顺差/GDP占比约较符合中期基本面和理想政策的水平高出0.2~3.2个百分点。
 
根据ESR,中国净国际投资头寸(NIIP)保持正数,不过NIIP/GDP占比相对2007年触顶的33%已经大幅下降至15%。这一变化主要是受到经常账户顺差下降、估值变化、持续较高的GDP增速的影响。海外总资产截至2017年底占GDP的58%,其中主要是外汇储备,而总负债为GDP的43%,主要反映在FDI(外商直接投资)流入中。
 
所谓NIIP,其实就是一个国家资产和负债的差额。一直以来,中国对外资产以政府为主体,储备资产占绝对优势。在2004~2008年间,储备资产占对外资产的比重都在65%以上。相比之下,美国对外资产一直以私人资产为主体,同期私人资产占美国对外资产(金融衍生品除外)比重几乎都在90%以上。中国对外负债以直接投资为主,其次是其他投资,证券投资最少;而美国对外负债以证券投资为主,债券融资是最主要的融资形式。
 
IMF预计,中国NIIP对GDP之比有望保持强劲,但中期可能小幅下降,这与预测的经常账户顺差变化保持一致。NIIP也不是当前的重大风险来源,因为资产保持高位,且负债主要是与FDI相关。
 
人民币汇率可能中期下行
 
就人民币而言,2017年实际有效汇率贬值2.5%,主要由名义有效汇率贬值2.2%所驱动。截至2018年5月的数据显示,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较2017年升值3.4%。但值得注意的是,6月中以来,人民币贬值加速,至今离岸人民币对美元累计下跌逾6%。(人力专家)
 
IMF认为,总体而言,人民币汇率大致与基本面和理想政策所隐含的汇率一致。之所以当前经常账户仍偏强,主要因为经常账户对于实际有效汇率的弹性仍较低,这也导致储蓄过剩等问题。未来随着资本账户不断开放、居民资产配置多元化,人民币汇率可能会在中期有所下行。
 
而就跨境资本流动来看,中国的资本净流出在2017年下降至829亿美元,较2015年创纪录的6470亿美元和2016年的6460亿美元已大幅下降。
 
IMF建议中国实现更有效的浮动汇率,并需要强化国内金融稳定性。同时,中国应该采取措施鼓励FDI流入,这会产生积极的增长溢出效应,并能改善公司治理标准。
 
中国外汇储备充足
 
在此次发布的ESR中,IMF认为中国外汇储备仍然充足。
 
2017年,中国外汇储备上升了1290亿美元,而在2015年和2016年分别下降5130亿美元和3200亿美元。
 
根据IMF未经资本管控调节的综合指标,中国外汇储备充足率为97%,经过资本管控调节的充足率则为157%,较2016年的172%有所下降。
 
“上述两个测算指标都基本反映中国外汇储备充足,人民币也不断向灵活的汇率制度转型。”IMF称。
 
IMF的这项综合指标考量涵盖贸易冲击、债务偿还、资本外逃等在内的一系列风险,并根据不同汇率制度和资本账户安排设定不同的风险权重。100%~150%的指标值为充足范围。
 
也有机构根据IMF测算指标和中国实际情况得出了“最优外汇储备=30%×短期外债余额+20%×其他组合债务余额+5%×广义货币供应量+10%×出口总额”的计算等式,结果显示,2004~2016年,中国的实际外汇储备始终高于最优外汇储备规模的上限,但近两年的实际外汇储备规模越来越接近于最优规模上限。
上一篇:疫苗事件后资本市场众生相:药企撇关系、港资忙抄底、机构仍荐股
下一篇:美方宣布不与中国代表团见面:货币战恐被触发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