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个非常火的话题,如何看待月入5万的人,活得像月薪五千?点赞最
高的这样回答:
当超过月薪三万的时候,开始高估自己的消费水平,以为可以像诗人一样,
过那种只有午后和咖啡的生活。
养一只猫,养一只狗,带着心爱的女人,来一段说走就走的旅行。
不到两个月,半年的积蓄一无所有。
于是我开始慌了,不得不和几家甲方签下卖身契,整个下班时间都在无休止
地工作,加班、熬夜、赶稿,马不停蹄,不知道太阳是什么颜色,不知道冬
天是什么形状。
月薪5万,却依然活得像乞丐、像条狗!
北京白领时会理深有体会:
也是月薪5万,北京一套房子,商业贷款190万,每月还贷1万元,还30年;
沈阳的房子,贷款40万,每月需还3500元,还20年;
宝马一辆,19万,每月还5000元。
表面上她是风光无限的中产,北京有房,开宝马上班,可背后却苦逼得连自
己都快撑不下去了。
在麦当劳排一小时的队,只为了买一个汉堡;
在路边和收费员骂半天,只为了少交两块钱的停车费;
熬到十点再去买菜,只为买斤7.8折的排骨。
“你能体会我每一天睁开眼,就想到身上还背着几百万贷款,每个月不赚到5
万元都觉得过不踏实的生活吗?”
消灭存款,中国一半以上家庭零储蓄!
02
一天,一个朋友问她,你有什么爱好吗?
时会理一下子就愣住了,脑海一片空白,突然发现自己已经沦落为一部没有
感情、没有兴趣、没有快乐的赚钱机器,对周末的一切没有热情,只好尴尬
地回答:
我的爱好是赚钱!
听过无数人的感慨:明明收入可以,月薪过万,有车有房,日子却过得心惊
胆战:不敢休息、不敢辞职、不敢放弃、不敢倒下、甚至连死都不敢……
对未来怀着无比的恐惧,总觉得所有的一切都会瞬间消失;最害怕的是生病
,哪怕不是大病,都可以让几十年的打拼瞬间化为虚无。
原来,我们一直处于这样一种紧绷、满负荷的状态,在满负荷的压力与债务
中,满负荷地生活、满负荷地工作、也在满负荷地消磨。
面对风险,丝毫没有抵抗的能力,哪怕一根稻草,也能压死疲惫中的骆驼!
消灭存款,中国一半以上家庭零储蓄!
03
中国一半以上家庭零储蓄
去年12月10日上午,一名42岁的程序员,从楼顶一跃而下。
一个月前,他被领导谈话,意思是,你被炒了!
北航本科、南开硕士,一路985名校,华为工作8年,中兴工作6年,一路大公
司;深圳有车有房、两个孩子、年薪几十万,还有一定数量的股权。
至少在被辞之前,一路高歌猛进,是别人想要而得不到的生活,可即便如此
,在危机面前,同样是如此不堪一击。
出事后,他的妻子说:我们的家庭支柱倒了,留下我和9岁的儿子以及2岁的
女儿,四个年迈的老人茫然失措,让我天崩地裂!!完全不知道将来该怎么
办?怎么办?
哪怕年薪几十万,抵抗风险的能力,同样脆弱。
他的自杀引发了很多人的关注,很多人表示,在他的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
子:明明收入可观,可生活却一直处于紧绷、满负荷的状态。有人感慨:
“人到中年的情况就是,目前的收入基本上都花在房子按揭上了,家庭花销
要掐着指头过日子,一失业,整个世界就崩溃了。”
判断自己的生活是否紧绷,一个最好的标准:
半年不工作,你的生活是否还能正常运转,包括你的房贷、车贷、信用卡,
都能正常还款。
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你的生活留有余裕,足够应对突然的震荡;
可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你的生活其实很紧绷,在高负荷的状态下,有可能
不堪一击。
消灭存款,中国一半以上家庭零储蓄!
04
然而,大部分人的生活,都处于一种高负荷的状态:
1. 零储蓄
一位朋友是这样描述自己生活状态的:
每月工资一发,房贷、信用卡,就得扣掉大半,剩下的,宝宝花费多少、吃
饭花费多少、老婆买衣服、化妆品花费多少,左算右算还是不够。
曾经挥金如土,现在经常为了一块钱吵得面红耳赤,一到月底,就盼着工资
早日发放。晚上老是睡不着,万一生病了怎么办?万一生病了怎么办?万一
生病了怎么办?家里一分储蓄都没有啊!
全部储蓄的75%;另外35%的家庭被称之为储蓄较多,他们占全部的25%。
最后,剩下55%的家庭,他们的储蓄是多少呢?答案是——0。
说人话就是,在中国,一半以上的家庭几乎是0储蓄,没有一分多余的钱。
零储蓄意味着什么?
在国外,你或许可以依托健全的社保体系,不至于摔得粉身碎骨。
可在一个住房、医疗、养老、教育、失业等社保体系完全不成熟的社会里,
零储蓄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稍有危机,都可以将一个家庭压得彻底抬不起头来。
2. 高负债
天涯上看到一个帖子,关于负债:
“我也不知道怎么会走到今天这样,从有车有房有20几万存款,到现在负债
100多万,绝望,我想自杀,可回家看到两个嗷嗷待哺的小孩,心里隐隐作痛
!
天天接十几个要债电话,我崩溃了,连续一个星期睡不着了,再这样下去,
不自杀也会疯掉!
今天跟老婆说想自杀,老婆说,如果想自杀,就带着两个孩子一起跳楼!”
现在,负债自杀已经算不上新闻了。随便一百度,到处都是:“80后夫妻相
偎自杀,负债千万,身上只剩70元”“大学生校园贷负债百万,无力偿还留
言自杀”……
高负债,是中国家庭的生活常态。
有学者指出,从2007年到2016年,中国家庭的债务率翻了一倍多。已经有超
过三分之一的家庭属于高负债家庭,而这30%的家庭可能不堪一击。
这样的预估还算乐观,经济学家郎咸平更悲观:
“在中国,99%的白领以及他们的家庭即将面临破产。而且是必然破产!无路
可逃!这件事可能是发生在未来2—10年。你可以尽量去怀疑这个数字。但它
必然发生,绝非危言耸听。”
3. 高消费
讽刺的是,明明卡里没钱还债,却还是忍不住要买买买,高消费惊人。
高消费有两种,一种是被动的、不花不行,比如买房后的消费,郎咸平认识
不少白领,月收入一万多,觉得特牛逼,付了房贷,感觉还能再买一套。
高档小区、豪华装修,觉得身份地位提高了,消费也就要求更高:吃的贵、
交通贵、学费贵、医疗费用更贵……
其实你不是真的中产了,而是“被中产”了:被中产式消费。月薪也就一两
万,除了生活费用,基本一分不剩,很多人根本支撑不起!
另一种是主动的,忍不住地买买买,不贵到一定程度根本满足不了的消费欲
值,加上盲目的跟风
大牌的唇膏、眼影、口红,奢侈品牌的包包……几乎成了女人的标配。没有
,你就是廉价品、便宜货,作践自己的女人,连自己都不爱自己的女人,男
人更不会疼你的女人……
不管有钱没钱,一定要买。没钱,借、开信用卡、裸贷,也得买。这是身份
的象征、女人的象征、高贵的象征……地铁里,到处可见LV的包包;以及,
连房都没有,却开着小车到处乱跑的年轻人……
最终,你没有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倒活成了营销者眼中的样子。商家最喜
欢的,就是不带脑子出门的。
代价是,夜里睡觉都会惊喜,这么多钱没还,我该怎么办、我该怎么办、我
该怎么办……
消灭存款,中国一半以上家庭零储蓄!
05
作家毛南讲过一个故事,是他朋友,在区里的某事业单位上班,还是合同工
,工资不高,但单位里的陋习学了不少,爱面子,讲排场。
看到别人都有车,他也买了一辆,零首付的那种,利息高得可以。
每月那丁点工资,也就够车贷和油费,每天的生活状态就是,开着车在路上
堵一小时到单位上班,其实坐地铁,半小时就够了。
几年下来,一分钱没存到,还四处找朋友借钱。父母催生孩子,不敢生。还
算有点自知之明,生下来,连奶粉都买不起。
满负荷的生活状态,必然带来满满的危机,就看什么时候爆发,2年,还是10
年。就像你从十几层的楼顶摔下来,没有降落伞、没有安全垫,结果就只有
一个——头破血流、粉身碎骨。
在危机还没到来之前,能做的,就是从现在开始,放下身段,没钱就不要装
有钱,老老实实,构建你的安全气垫。
欲望管理(延迟满足)
哪怕你再牛逼,赚钱的能力,永远赶不上消费的能力,这是现实。很多风险
,来自你过强的消费欲望。
理财的第一步,管理你的消费欲望。
买之前,先衡量那件货品是否真的需要,是否是紧急而必需的东西。如果你
连房子都没有,就想着买车,可能你会很惨。
40岁之前,就不要急着过标配的消费生活,你还不配!
另外,教育投入也需要量力而行。收入有限,就不要削尖脑袋往贵族学校送
,害了自己,也可能害了孩子。
安全备用金
很多人喜欢拿外国说事,他们没储蓄,不照样过得很好吗?那是因为国情不
同,那些储蓄率低于中国的国家,除了确实吃不饱饭根本存不下钱的,哪个
福利不比咱们好?
养老金巨额亏空4.7万亿,年轻人能不能领到退休金,还是个疑问呢!有人感
慨,能活到退休就已经不错了。所以,家庭紧急备用金很重要。
一般而言,家庭应对失业的紧急备用金,至少要能满足3个月的固定支出。就
是说如果你被炒了,三个月内,你可以衣食无忧,6—12个月更好。
很简单的道理,身上有钱,才能不惧危机。
不要牺牲另一半的事业
轻易说我养你的男人,多半不带脑子。
婚姻的一大作用,是抵御风险,做全职妈妈,只会让家庭风险大大增加,算
一笔数就明白。
4个老人+2个孩子+2个大人,8个人的开支全压在你头上,还有房贷、车贷、
教育、医疗、交通、意外等,你确定一个人承担得起?
40岁之前,你可以透支身体,熬夜加班。40岁之后呢?
从家庭的安全系数来说,不要轻易放弃另一半的事业,哪怕工资并不高,也
比做全职妈妈、全职爸爸强!
先优化家庭的财务结构,让你的家庭有足够应对风险的能力,再来考虑二胎
,很现实,但也很真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