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时事 > 新闻时事 > 投洽会观察:中企“走出去”需破解人力资源挑战
新闻时事

投洽会观察:中企“走出去”需破解人力资源挑战

时间:2018-09-11   来源:中新网   浏览:
       今年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5周年。伴随“一带一路”建设的持续推进,人力资源问题
 
在中国企业加快“走出去”的步伐中越来越突出。
 
  在正于厦门举行的第二十届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上,不少商学界人士支招,建言“加
 
强国际化人才培养”。
 
  国际劳工组织北京局副局长戴晓初指出,企业是实施“一带一路”倡议的主体,过去数年
 
中,中企“走出去”取得成功的同时,也遭遇不少阻碍和挑战,人力资源问题尤为突出。
 
  戴晓初认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多为发展中国家,发展阶段差异巨大,国情复杂多样
 
,政治风险、经济风险等风险叠加。从劳动和人力资源管理的角度看,中企“走出去”存在经
 
营环境、国际规范、人才供给、相关方沟通等四大挑战。
 
参加“一带一路”人力资源行业论坛的专家指出,一些中企在海外投资中对全球标准和国际规
 
范存在“不了解、不在乎、不适应”的“三不”现象,不仅引发劳资纠纷,也不利于企业培育
 
自身的国际竞争力。
 
  中企“走出去”,如何破解人力资源挑战?
 
  北京市康达律师事务所律师、中国社会科学院硕士生导师韩骁认为,“一带一路”建设是
 
跨地域的国际化合作,中国企业需要加强对国际化人才的培养,可通过多渠道多层次招聘或同
 
高校联合定向培养扩充国际化人力资源。
 
  中国黄金集团有限公司国际合作部总经理童军虎提出,中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要加
 
强人力资源能力建设,培养一批全球化视野、国际化思维,具备专业化知识、复合型能力的国
 
际化人才团队。
 
  戴晓初建议,加强顶层设计和整体布局,将劳工问题纳入“一带一路”建设总体规划中。
 
在政府双边经贸协定和投资协定等谈判过程中统筹考虑劳工问题,妥善解决当地用工和输入中
 
国管理人员与技术工人的问题;加强与相关国家劳动部门的沟通合作,互通相关劳动法规政策
 
信息,为“走出去”企业服务。
 
  “破解人力资源挑战应加大国际合作。”童军虎认为,可从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
 
家聘请各专业的国际化专家,开展企业间人才技术交流合作;同时,注重项目所在国当地人才
 
选拔与培养,打造多元国际化人才团队。
 
  童军虎认为,“通过有针对性的外籍人员培训,一种可以发展成为成熟度高的一线操作人
 
员,长期为海外项目工作;另一种则作为储备管理人才,充实到管理岗位,在企业内部形成良
 
性带动作用,推动企业国际化经营不断发展”。
上一篇:中国(呼和浩特)人力资本发展高峰论坛举行
下一篇: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聚焦人工智能 展望智能社会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