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9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了2018年11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和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数据。11月份,全国CPI同比上涨2.2%。虽然连续5个月处于“2时代”,但涨幅已明显回落。从环比看,11月份CPI也较上月下降0.3%。
对此,专家表示,当前国内CPI稳中有降,再加上国际油价走弱,CPI全年涨幅将控制在3%的目标之内。鉴于明年猪肉本身在CPI中权重被持续调低,明年上半年猪周期推升通胀的概率并不大。此前,对未来中短期通胀升温的预期将减弱。
而我们认为,导致国内CPI下调的因素主要有三个:首先,从食品价格上看,由于初冬应季蔬菜供应充足,鲜菜价格下降12.3%,影响CPI下降约0.33个百分点;需求淡季,导致猪肉价格环比持续走低,猪肉价格下降0.6%;随着鸡蛋供应日渐充足,蛋价下降0.2%,预计蛋价波动下行是大趋势。(管理咨询)
再者,受到“双十一”节的影响,也拉低了CPI指数。受“双十一”影响,飞机票、旅游和宾馆住宿价格分别下降5.0%、3.3%和2.3%。三项合计影响CPI下降约0.07个百分点。
最后,进入10月份之后,国际油价的大跌,对于国内的成品油价也有直接的作用。在非食品中,受国际原油价格大幅下降影响,国内汽油和柴油价格分别下降4.9%和5.2%,合计影响CPI下降约0.12个百分点。
面对央行CPI指数在中长期内低于3%,难以构成严重的通胀压力,所以,市场开始预期国内较低的物价将不会对央行的货币政策形成制约因素,明年央行继续进行降准、降息的可能性有很大。而另一种观点认为,我国存贷款利率已经市场化了,再来调降银行存贷款基准利率意义并不大。
为此,我们认为,大家现在谈到的并不是央行明年要调降基准利率,应是货币市场上同业拆借的利率。因为,银行的基准存贷款利率都已经三年没有调整过,目前基准利率只有1.5%,本身也没有多少调降空间。更多的是探讨央行调降逆回购、MLF等利率的可能性。
现在很多人一看到明年国内经济有下行压力,就整天呼吁央行要降准降息,最好央行此时“大水漫灌”才是最佳选择。但事实上,货币过于宽松不仅解决不了国内的经济下行问题,而且还可能带来一系列的负面效应。所以,尽管现在没有了CPI指数对降息产生掣肘,但明年央行在降准还是降息问题上也应抱有谨慎态度。
第一,如果央行选择降准、降息,大量流动性将不会流向实体经济,而是会流向房地产市场,那么2019年国内房价就有可能重新抬头,这将使得房地产调控效果大打折扣。
目前,中国的房价收入比,已经超出美国和日本楼市泡沫破裂前。所以,我国房价调控最理想的方法,就是“稳杠杆,控风险”,既不能货币过于宽松,也不能一味的收紧,要让房地产稳中有降,避免发生暴跌式调整。
第二,如果大幅降息和降准,那会加快人民币贬值的速度,而人民币汇率必须要在一个箱体内宽幅震荡,未来人民币可以“破7”,但是绝对不可以通过直线下跌的方式跌破,要稳中有降,宽幅波动,让市场无法对短期人民币贬值趋势达成预期。
第三,本来中美两国利率存在较大利差,中国的利率向来高于美国同期的利率,而如果中国降息,那么中美两国的利差将收窄,这将加大国内外资金流出中国的速度,届时国内的流动性吃紧,经济下行压力更大,而金融资产泡沫风险则更加难以控制。
事实上,央行今年四次降准,以及现在市场传闻降息的呼声,都难对国内缓解民企融资难等问题起到缓解作用。从货币市场来看,10月份同业拆借加权平均利率为2.42%,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低0.17个和0.4个百分点。资金成本固然是很低,但很多小微企业还是借不到贷款,再低的利率又有什么作用呢?
目前的形势是,央行释放出来的流动性都在金融体系内打转,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这既有银行等金融机构害怕信贷安全问题,不敢放贷给小微企业,也有中小微企业生存艰难,自身也没多少贷款需求。所以,现在社会存量资金充足,要解决的是如何疏通央行的货币政策能让中小微企业真正得到资金的支持。
对此,我们认为,货币政策并不能使中小微企业、民营企业摆脱困境,若想稳定和促进经济增长必须要做好三个方面:第一,央行要允许银行短期内坏账率的上升,而银行则不要对中小微企业抽贷、收贷,帮助中小企业度过难关。第二,减税降费要落到实处,真正把高税负降下来。第三,给民营和小微企业创造一个公平生存竞争的环境,比如打开垄断行业的弹簧门,让民间资本能够参与。(咨询公司)
当然,中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是世界性的难题,银行无法解决这个问题。要发挥直接融资渠道的功能。比如,通过债券市场、信托、IPO、企业并购等渠道来解决,而这就是盘活社会存量资金,央行即使不再大量释放流动性,也能解决实体经济的融资难问题。
CPI涨幅低于预期,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现在很多人认为,要降准或降息,但实质上货币宽松解决不了中国经济的结构性问题,弄不好将深受其害。所以,中国的货币政策应该与积极财政政策相配合,真正给企业减税降费,并且拓宽直接融资渠道,给中小企业营造一个良好的投资环境,只有结构性问题解决了,中国经济才能继续腾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