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文库 > 都是代工惹的祸?!
关于我们 业务咨询 管理培训 新闻时事 政策法规 咨询案例管理文库 专家专栏 广纳贤才 公司动态 财经新闻 最新资讯 人力专栏 热门培训课程

都是代工惹的祸?!

时间:2018-12-24   来源:文菲斯特管理顾问   浏览:

       同仁堂股份12月17日开盘大跌4.3%,两家港股兄弟公司,同仁堂科技跌2.72%,同仁堂国药跌3.05%。
百年国药怎么突然股价下跌?!
      原来股价的下跌源于一篇新闻报道,今年12月15日晚,江苏电视台报道了北京同仁堂蜂蜜的生产商盐城金蜂食品科技有限公司大量回收过期、临近过期的蜂蜜一事。该企业宣称回收的蜂蜜是“退给蜂农养蜜蜂”。但记者发现,回收蜂蜜被倒入大桶,送入原料库。此外,该公司还存在更改蜂蜜生产日期的问题。
同仁堂如何回应?
       12月16日晚身处事件核心的同仁堂迅速回应,在声明中提到,同仁堂在2018年8月份的时候,与盐城金蜂食品科技有限公司签订了退货处理的相关合同,其中明确规定从退货中清理的蜂蜜只可用于养蜂基地进行喂养蜜蜂,不得做除此以外的任何用途。新闻报道后已通知盐城金蜂在调查期间暂停其受托加工生产活动。但尚未发现这些蜂蜜进入生产用原料库的情形,同时将进一步深入调查核实。此外,“对于报道中提及的更改标签日期的行为,所涉产品已全部封存,未流向市场,会在监管部门的监督下依法处理”。
不是同仁堂吗?盐城金蜂又是谁?
        据同仁堂公告称,同仁堂蜂业系公司投资下属子公司,本公司持股比例51.29%。盐城金蜂食品科技有限公司为同仁堂蜂业食品蜂蜜的受托加工生产单位。 
原来盐城金蜂本质上并不属于北京同仁堂的体制范围,而是江苏的一家代工厂。如同富士康对于苹果一样,是一个OEM代工生产商。
都是代工惹的祸?
      代工模式下,同仁堂不只一次出现蜂蜜造假问题。2016年,同仁堂品牌某批次的一款麦卢卡蜂蜜曾被权威第三方检测机构测出糖浆,疑似造假(管理顾问)。而当时那款蜂蜜同样不是同仁堂集团体系下企业自产,而是进口自新西兰合作方。
      出现这些问题,应当说责任并非出在代工这种模式上。毕竟富士康作为苹果的代工商,产品也做得很好(管理咨询)。关键的问题就在于如何能够有效地把控和监管代工商生产出来的产品,使其符合委托方的品牌质量的要求。
苹果对代工商的产品质量有着极限级的严格管控
       富士康的一名生产线工人称, iPhone 5的要求是铝合金边框及后盖的划伤、凹陷标准是0.02mm。按照这样的要求,很难生产出合乎规格的产品。人的头发直径大概在0.07mm,相当于头发三分之一的凹陷标准事实上很难用肉眼进行识别。
      苹果不仅对于代工产品的质量有着近乎严苛的要求,还会定期派遣相关技术人员,到代工厂中参与产品生产,提高产能的同时,质量也得到了保障。
300年的品质坚守被轻易忽略
     “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这句出自《乐氏世代祖传丸散膏丹下料配方》的话,是历代同仁堂人恪守的信条。
      北京同仁堂创建于清康熙八年(1669),创始人乐显扬。正是靠着这条不惜成本,品质至上的生产经营信念,同仁堂才能经历了300年的历史风云变幻,而屹立不倒。
然而同仁堂近来丑闻缠身,出现品牌信任危机,正是其经营管理与其百年品质信条渐行渐远的体现。
文菲君认为:
      千里之堤毁于蚁穴!要知道百年品牌的忠诚度是一点一滴、天长日久靠产品过硬的质量、信誉才培养起来的,历史再悠久的品牌如果不爱惜,不严守质量和信誉关,肆意透支品牌价值,动摇品牌的根基,如此下去那么迟早有一日品牌的价值必将会荡然无存,最终在市场上销声匿迹。同时,一个好的品牌不仅要坚守其初创时的本旨还应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地经营和丰富其内涵,以便能为客户创造更多的价值,维系品牌的存在,这才是品牌的发展之路,否则即使不出差错也会因脱离时代的需求而被淘汰出局!
      此次同仁堂事件无疑给国内为数不多的百年老字号品牌再次敲响了警钟:不能再躺在金字招牌上睡大觉,靠吃老本活着了,那样会成为民族历史的罪人!这些老字号的经营者们应该借机彻底完成内部整顿、建立现代化的生产流程和管理监控系统,借用当今互联网及数字化的手段来实时监控整个链条上任一环节的情况,稍有差池就立马一票否决、绝不再用,恐怕就不会再有敢越雷池一步的行为了,这对关系百姓民生的食品药品安全的生产厂商更是关键。最后,文菲君想说“每一次的危机中也会孕育着机会”——当下或许正是这些老品牌们抖擞精神、重振雄风、再创辉煌的时候了!

上一篇:埋头工作的你是否做好了面对危机的准备?
下一篇:运用积分制管理来增加绩效管理的趣味性?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