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宪忠在上海交大小灶请我吃西红柿炒鸡蛋,孟是交大安泰经济管理学院最受EBMA学生欢迎的教授。
席间,话题是“什么样的猪会从风口掉下来。”
“去过丰田总部吗?丰田总部会议室里挂着三幅头像,丰田创始人丰田喜一朗,现任总裁,还有一张是美国人爱德华.戴明。” 孟宪忠说,戴明从1950年开始到日本指导质量管理,前后持续长达近四十年。丰田认为戴明拯救了日本的质量,所以永远不会忘记他。
“再来看咱们是怎么做的,” 孟宪忠喝了一口可乐,夹了一块西红柿,“其实也有一位叫做维尔纳.格里西的德国人来过中国,但我们却把他完全忘却了!”
格里西是一名退休的高级工程师,1984年,应邀到中国武汉柴油机厂做厂长,在格里西上任后的一次管理会上,他从气缸中抓出一大把铁砂,铁青着脸问:“你们看我抓出了什么?在德国,气缸杂质不能高于50毫克,而这个气缸平均杂质是5000毫克,这是技术问题吗?不,这是责任心问题,是不认真!”
在格里西的认真管理下,武柴产品远销到世界各地,两年后,格里西卸任回国,武柴再次滑落。格里西回到德国后,依然惦念着武柴,在一次探望中,他又发现了气缸里有未经清除干净的铁粉,他虽然已经不是厂长了,却仍会咆哮:“你们怎么能这么不认真!”
后来,武柴破产了,格里西在德国去世,据太太讲,临终前的格里西还念叨着武柴(管理咨询),再后来,太太特地带着他的遗像,想回武柴看一眼。结果,到了武汉才知道,武柴厂区已经用来开发房地产了。
故事讲到这儿,孟啜了一口可乐,把一大块西红柿夹进嘴里,眼睛从镜片后面咪缝起来,“我留给你一个问题,同样是外国人,为什么戴明在日本促动了质量革命,而格里西却被中国忘却了?”
谈及认真,不得不提2012年我对宝钢集团董事长徐乐江的那次采访(管理顾问)。现如今,能把国企规模做成全球数一数二的人不少,但能被《财富》杂志评为全球最受尊敬的公司,能被国际三大评级机构(标普、穆迪、惠誉)给予最高信用评级的情况却不多见。
徐乐江董事长是从底层开始,一步步做到了宝钢的最高领导者: 1980年代初,当时还是技术骨干的他,被派往日本新日铁接受培训,他第一次学习了PDCA,P(Plan 计划)D(Do 执行)C(Check 检查)A(Action 处理)也称作“戴明环”,是一个循环使用的质量管理工具。回国后,他把这个管理模型引入到宝钢,结果总感觉效果差一点点,究意是哪儿出了问题呢?左思右想,最后,他找到了问题的关键,他在这个管理模型后面加上了两个汉字——“认真”,就是“PDCA+认真”,一用,果然奏效!
他说,如果不加上“认真”这两个字,PDCA肯定一用就走样,很容易成为表面功夫。就这样,这个著名的管理模型才在宝钢的基础管理中发挥了显著功效。
对此,徐乐江认为,中国企业在注重引进先进管理工具的同时,更要认真地去应用。中国企业在产业文化方面还有一些欠债要还,要从积极的角度看待这笔“认真债”,它存在的地方,就是我们进行管理创新的空间。“后来者肯定会越来越聪明,但后来也有后来者的问题,这个世界变化太快,我希望他们要有定力,要认真!” 徐乐江说。
在这个如火如荼的移动互联网时代,曾经有一句风靡一时的流行语:台风一来,猪都能飞起来。真正的问题是,台风过去,哪些猪不会掉下来?消费者永远为价值买单。
如果中国企业趟不过“格里西”这条质量之河,懒得去翻越“格里西”这座认真之山,纵然有天大的情怀,纵然能把黑的说成白的,最终也难逃“掉下去”的宿命。
王丰|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