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个月,我的微信朋友圈被《太子妃升职记》一剧各种刷屏,出于好奇,一向不爱看国内古装剧的我点开了第一集,之后一口气看完了36集。突然觉得这是近几年唯一看到合乎自己口味的华语电视剧。
从太医的香奈儿帽子,到男女主角浓浓的淘宝风服饰;从现代男生穿越为古代皇妃,到变为女儿身的男主角调戏其他妃子,这些跳脱出传统戏剧的剧情设置和脸谱化人物表现形式的元素给人耳目一新的感受,让人感慨:终于有一部电视剧不再翻来覆去拍女人斗来斗去争男人了。
随后,我问了问朋友,发现大多数女性都很痴迷《太子妃升职记》,而几乎所有男生都说,和自己的三观不合,看不下去(当然,可能我认识的男生多数都是大龄直男)。我感到困惑,甚至还采访到了太子妃张天爱,问她有没有同样的感受,她的回答是“也觉得自己的女粉丝多,可能因为这部剧契合了当下很多女性的心理。她们更自由、率性,敢于追求自己所爱。”
不得不说,其实不是说女粉丝有觉悟,而是这些年大银幕的电影电视作品,哪些是瞄准年轻女性的呢?就拿最近大红的《老炮儿》来说,我光看到名字就觉得非常之无聊,“又是一部男性视角的电影”。对这种男性主导的电影,我和很多女性都感到厌倦了,老实讲,我们更愿意看到年轻、颜值高的男子与许晴演对手戏,而且也不相信许多像许晴这样的女性在现实生活中会与老炮儿有纠葛,反正我们绝对不会有这样的选择(笑),所以这是谁的意淫呢?还有老炮儿所谓的江湖争斗我们更不感兴趣,在当下这个时代,请收起孩童式的打打闹闹,现在不是靠打架就能证明你有理、你懂规矩的年代,有多余的精力不如收拾一下自己的外表,想想怎么过好生活,不要出了事就找女人要钱。抱歉,我们真心觉得,这样的男性并不值得颂扬。
不单是《老炮儿》这样的电影,现在打开电视,播出的不是宫斗,就是颂扬“贤淑”女人,声讨小三的剧集。符合规范的女性都是家里家外忙,既能干出一番事业,也能容忍丈夫出轨,为了貌合神离的家庭不断付出。这让人不禁沉思:想不到过了20多年,中国的电视剧女主角还是刘慧芳。
再比如电影《归来》,讲一个女人为了自己的花花公子老公耗费了青春,一直等他醒悟,等他明白自己对他深沉的爱。虽然剧本的历史背景对人设有影响,但我只是觉得: “What the hell?!”为什么会有人颂扬这种爱情?首先,爱情中的人不是平等的吗?冯婉瑜一开始就在陆焉识面前低到尘埃里,把他当作自己的神(呵呵),忍受他一而再,再而三的出轨。不管他对自己做过什么,都不顾一切地爱他、救他。简直圣母一样。相信这样的女性是一些长不大的男人毕生所求吧。那就让他们在这样的电影中陶醉吧。因为现实生活中,更多女性学会了不再隐忍。面对自私、风流的男人,她们懂得全身而退,绝不让自己受到伤害。她们有能力自立,寻找更好的生活和男人。所以,别把冯婉瑜这样的女人当作爱情的典范给我们看,对不起,我们不买这一套。
那么,新一代受到高等教育,浸淫在西方文化中的年轻人需要的是什么呢(管理咨询)?我们需要颠覆式的改变,我们不接受压迫性的价值观灌输。对啊,我们接受同性婚恋,所以在看到太子妃(虽然她还是男人心思)调戏其他妃子时,会看得不亦乐乎,看到九王和杨严的互动,会心领神会。我们不喜欢正剧的庄重感,因为太“装”,所以即使看到香奈儿帽子和草鞋,听到太子妃讲韩语和英语,也会欣然一笑。我们不觉得宫斗戏有意思,有勾心斗角的时间不如写字、锻炼,或者一起嗑瓜子、八卦,顺便研讨女性保健。
更重要的是,太子妃这一角色的性别不定、性向不明,她的语言与背景不符、服装另类。她的出现,打破了两性刻板印象,突破了传统性别划分,将性别成见践踏在脚下,一如现代女性对传统父权社会所设框架与规范的决绝。
像太子妃所讲,当代女性能“勇敢地表达自己的情绪,尊重内心感受(管理顾问),没有什么局限地做自己。”所以,请男性视角的影视剧带着自己的可笑思维走开,为新一波女性视角的作品让道吧。
刘大夫|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