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为企业热捧的人力资源管理三支柱是什么?
时间:2019-08-05
来源:文菲斯特管理顾问
浏览:次
目前在中国很多的企业都已设立了人力资源部,但该部门的地位却相差悬殊,有个别的属于公司智囊部门,有的还只是事务性处理部门。通用电气公司CEO杰克·韦尔奇曾说过“人力资源负责人在任何企业中都应该是第二号人物”,但在国内大多数的企业都做不到,原因是公司高层觉得人力资源部跟业务部门相比似乎没创造很大的价值,甚至有些人认为人力资源部是“秘书”,有人说它是“督察”,而真正可称为“业务伙伴”的还少的可怜。但随着一些互联网、科技类企业对“HR三支柱”模式应用的深入,HR部的价值和作用已得到更多的认可,这说明人力资源部的转型很重要,如转型成功它完全可带来业务驱动力。
三支柱模型是Dave Ulrich 1996年提出,2001年左右此概念传入中国,开始在互联网、科技类公司落地。见下图

图中的三个圈分别为:HRSSC(HR Shared Service Center)即HR共享服务中心、HRBP (HR Business Partner)即HR业务伙伴、COE (Centre of Excellence / Center of Expertise )即专家中心。SSC是管理人力资源常规、重复性的业务。有制度流程支撑,按章办事,快速行动就行。核心是快速执行。HR BP是服务业务和员工,直接对接一线,核心是理解和获取业务和员工需求,并提供资源满足。HR COE则更多的是出战略规划和问题解决方案,并进行知识沉淀。工作性质更多是阶段性的项目性质,处理并满足复杂的,异常的,制度流程未包含的,以及业务独特的人力资源需求。
COE,SSC,BP这三部分好比是一个有机组织,有明确的职责层次划分,COE负责战略指挥,提供技术支持,引领变革创新;BP是身居一线的执行者,能文能武,创造业务价值;SSC充分发挥平台优势,整合及分配平台资源,完成事务处理,SSC是连接COE到BP的纽带,相互促进作用,从而实现联盟或组织最大效益。
其实HR三支柱是由传统的HR六大职能转化而来,两者的区别就是传统的六大模块(劳动关系、招聘、培训、薪酬、绩效、人力规划等等)是横向维度,横向排列之;三支柱是纵向维度,就是在每一个模块中做的事情的层面不同,比如做绩效,最上面是要制定绩效的策略、体系、制度,中间是要推行绩效体系,发现绩效管理循环中的问题,建议改善;底层是要做日常的绩效考核表单收集、统计、数据整理等,招聘、薪酬、培训等模块也是同理,纵向排列之。
所谓的HR三支柱其实就是把原来的横向切法换成了上中下的纵向划分,也就是HR三支柱的COE(上,政策中心,做总体的人力资源战略、政策、流程、体系、方案等,像专家、顾问)、HRBP(中,政策执行,发现运行问题,提出建议,业务伙伴,更贴近业务了解业务需求,是更基于业务导向的人力资源解决方案提供和执行者)、SSC(下层基础部分,支持服务,做日常操作事务类工作,是标准化的服务提供者)。其实这种变化只是划分工作内容的角度不同。但这种转变也不是所有企业都适用的,它有些使用环境的要求,下讲再给大家做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