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值党的生日之际开启到湖南伟人故居参观学习的红色之旅
时间:2024-07-08
来源:文菲斯特企业管理顾问公司
浏览:次
“惟楚有才,于斯为盛”此言不差!湖南这个鱼米之乡历史上曾涌现出了不少名人,它更是养育了毛主席、刘少奇、彭德怀、罗荣桓、任弼时、贺龙以及蔡和森等为代表的一批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他们以自己坚定的革命信念、不怕流血牺牲的革命精神领导着全国各地、各族人民出生入死、浴血奋战,最终才换来了今日我们的和平生活,在迎来党的103岁生日之际我们踏上了缅怀革命前辈、瞻仰伟人故居的红色之旅。
他们为国家的独立、民族的解放了付出了毕生的心血,也作出了巨大的牺牲,仅毛主席一家人就有6位亲属为中国革命作出了牺牲,可见他们信仰的坚定和为革命不惜献身的崇高精神。
毛主席在世时每次外出视察都坚持自己交款交粮,住宿也自己付费,他的生活账上对这些都有详细记载。他自己不搞特殊化,对身边工作人员也要求严格。1959年底他得知部分同志跟随他外出途中无偿收受或低价购买地方财物情况后极为愤怒,派人着手调查加以整顿,同时拿出自己的稿费,一一退赔,总共退赔了两万多元,而他却从不肯为自己多添加衣服、生活用品,他老人家常穿的衣服甚至会打着多个补丁。
他们很好地践行了每一个真正的共产党人都应该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己行为最高准则的信念。在漫长的革命、建设和改革过程中,为数众多的湘籍共产党领导人心系群众、服务人民,时刻把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记挂在心,表现了一心为民的公仆情怀。刘少奇同志1961年回乡调查时,没有住给他安排好的招待所而是回到他的故居住了六天六晚。当他看到因为办公共食堂而被拆掉了自家房屋的六户村民无家可归时,他将这些无房户召集在一起,坚持要把房子分给他们居住,村民们个个摇头摆手不敢接受。刘少奇同志恳切地说:“拜托大家,帮我‘守屋’好不好?”他的诚心诚意感动了乡亲们,就这样六户无房户先后住进了刘少奇同志的旧居。
这就是老一辈革命家们令人敬仰、佩服的可贵品格吧!他们身体力行地践行了“将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奉献给人类最壮丽的事业”的神圣诺言,一生坦荡,值得我们这些后辈永远怀念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