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时事 > 新闻时事 > 学者:产业体系转型,资产应由“重”入“轻”
新闻时事

学者:产业体系转型,资产应由“重”入“轻”

时间:2017-03-23   来源:第一财经   浏览:
要真正地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专家建议中国应构建一个新型产业体系,从以往的由“轻”入“重”,转型为由“重”入“轻”。
 
22日,在复旦大学举行的“变革与发展:中国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研讨会”上,复旦大学管理学院教授芮明杰表示,未来我国新型产业体系应实现产业由“重”入“轻”的转型。“这不是指传统的重工业和轻工业,而是指由以化工、金属冶炼、大型设备为代表的资金密集的‘重资产’行业,转向新型技术密集、知识密集的生产服务经济与功能性产业相配合的‘轻资产’行业发展(咨询管理)。”
 
技术密集和知识密集的生产服务性产业,具有占地少、能耗低、运输量小、污染低和高附加值等特点,其核心要素禀赋为高素质的人力资源,这正好与我国未来需要建立的新型比较优势相符合。
 
具体来说,新型产业体系应该是以服务经济为主导、以再生性能源为支撑、融合数字制造互联网信息技术、推动“三二一”产业融合发展的新型产业体系,并形成服务经济为主的新型产业结构。
 
上海市产业发展和评估中心主任王小沙也表示,推进“三去一降一补”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根本目标是要建立适应未来需求变化的新型产业供给体系,也就是建立面向未来的、全球产业分工中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符合我国未来全球市场定位的新型产业体系与产业结构,并同时形成新的发展模式,寻找并确立引领我国下一轮经济增长的产业发展新动力。
 
而要建立这样的新型产业体系与产业结构,芮明杰表示,中国需要实施禀赋升级、价值链升级和空间结构优化三个战略。“我们现行的产业体系依赖的要素禀赋还是基本的劳动力、资本、土地要素,由此形成的产业体系的国际比较优势已经不存在了,因此需要将要素禀赋调整到人力资本上去(人力资源管理)。”
 
同时,中国现行的很多产业基本上落在价值链的低端,因此如何通过知识积累和能力培育,使我国更多的大企业获得更多产业链主导升级的“话语权”,也是转型的关键。
 
此外,中国的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区域间产业同构的现象导致资源分散和市场分割,这就需要通过要素流动和市场的统一实现区域一体化,为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提供一个良好的资源支持和市场支持。
 
王小沙表示,在构建新型产业体系过程中,也需要根据中国区域的不同特点分区施策。比如东部地区可以实施“进口替代”战略,加大对核心技术的研发投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中部地区则可以通过刺激消费升级换代,积极发挥新消费引领作用;西部地区可以加大科技教育的投入,提高西部的科技教育资源配置,加强对工业发展各类人才的培养,为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东北地区坚决淘汰不符合市场需求的落后产能,坚持分类化解过剩产能,并与深化改革、企业重组、优化升级相结合。

上一篇:政府管理压力增加 共享单车公司可能突然死亡
下一篇:韩国乐天遭抵制大规模退出中国市场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