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时事 > 新闻时事 > 刚刚,中航工业研制世界最大水陆两栖飞机首飞成功
新闻时事

刚刚,中航工业研制世界最大水陆两栖飞机首飞成功

时间:2017-12-25   来源:第一财经   浏览:
12月24日上午,广东珠海金湾机场,由航空工业自主研发的我国首款大型水陆两栖飞机——“鲲龙”AG600成功首飞。
 
这是除了国产大型客机C919和大型运输机以外,中国自主研制的“三个大飞机”之一,填补了我国在大型水陆两栖飞机的研制空白,是当今世界在研的最大一款水陆两栖飞机。
 
AG600飞机首飞标志着型号研制从试制转入试验试飞阶段,飞机的研制试飞和型号合格审定试飞将逐步开展(咨询公司)。
 
 
制造难度高于传统飞机
 
上午9时50分,由机长赵生、副驾驶陈明、机械师魏鹏和监控观察员孙康宁组成的首飞机组,驾驶AG600飞机001架起飞,在珠海机场西南3000米高度规定的空域内平稳飞行60分钟,完成了飞机各系统和基本操纵特性初步检查、模拟着陆(待定)等预定试飞科目后,安全返航着陆。
 
AG600是我国为满足森林灭火和水上救援的需要,首次研制的大型特种用途民用飞机,是国家应急救援体系建设急需的重大航空装备。作为国家航空工业重大工程研制项目的AG600,2009年6月经国家正式批复立项;2012年攻克关键技术,完成初步设计;2014年完成详细设计、全面转入试制;2015年机体大部件陆续交付和部件总装。2016年7月23日正式完成总装下线,随后全面进入联调联试阶段;2017年2月,四台发动机试车成功;4月29日,首次地面滑行试验成功;2017年12月7日获得首飞特许飞行证。
 
据记者了解,AG600飞机按照“水陆两栖、一机多型、系列发展”的设计思路,在满足森林灭火和水上救援要求的同时,兼顾改装成海洋环境监测和保护等用途的可能性和灵活性。通过选装4台国产涡桨六发动机,最大起飞重量53.5吨,具有载重量大、航程远、续航时间长的特点。既能在陆地上起降,又能在水面上起降,可在水源与火场之间多次往返投水灭火,森林灭火、特种灭火效率高,20秒内可一次汲水12吨,单次投水救火面积可达4000余平方米;海上救援能力强,可快速响应、快速到达,可在复杂气象条件下实施救援行动,起降抗浪能力不低于2米,可一次救助50名海上遇险人员。
 
中航工业方面透露,通过系列化发展和改进改型,AG600飞机还可根据用户的需要加改装必要的设备,满足执行海洋环境监测与保护、资源探测、岛礁运输等任务需要以及为“一带一路”提供海上航行安全保障和紧急支援等任务的需要。
 
中航工业集团民机工程部通用飞机办公室主任冷毅勋曾告诉记者,对于水陆两用飞机来说,既要保证水密性要求,又要实现机体的增压要求,机头部件还要满足功能使用要求,设计和工艺制造难度非常大,其制造难度要高于传统的运输类飞机。
 
国产化程度更高
 
而这样一架制造难度高于传统飞机的AG600飞机,研制主要按照“主承制商-供应商”的模式,构建了以航空工业通飞作为责任主体,以航空工业特飞所/通飞研究院作为总设计师单位,航空工业通飞华南公司作为主承制单位,航空工业相关单位、国内其他行业供应商参与的研制体系。
 
记者从中航工业方面获悉,国内共有20个省市、150多家企事业单位、十余所高校的数以万计的科研人员参与了项目研制。航空工业成飞/成飞民机承担机头的制造,航空工业西飞承担中机身和机翼的制造,航空工业陕飞承担后机身和尾翼的制造,航空工业通飞华北公司承担发动机短舱的制造,航空工业复材承担碳纤维复合材料部件的制造,航空工业起落架承担起落架系统的研制。
 
其中,在一向被大家关注的核心部件——发动机上,AG600装配了四台国产涡桨6发动机,相比C919、运-20国产化程度更高。涡桨6是一款1969年就开始研制的民用飞机发动机,已经安装在运-8等多款飞机上,技术十分成熟、运行可靠性高(管理咨询)。
 
中航通飞相关负责人对记者透露,AG600飞机以国内供应商配套为主,全机5万多个结构及系统零部件中98%由国内供应商提供,全机机载成品95%以上为国产产品,从国家立项型号研制启动至今,各参研单位先后攻克了气水动融合布局设计与试验技术,高抗浪船型机身设计与试验技术,复杂机构高支柱起落架设计制造技术,海洋环境下腐蚀防护与控制设计技术,气水密铆接制造技术,机翼薄壁高筋整体壁板喷丸成型技术,多曲变截面船型机身结构装配制造技术等多项技术难关,探索研究并确立了水上飞机适航审查方法,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水陆两栖飞机设计研发技术体系。
上一篇:地方财政管理激励约束机制的大国经验对比
下一篇:1223新能源汽车一周动态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