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时事 > 新闻时事 > 宋志平:过去我们是世界的工厂,现在世界是我们的工厂
新闻时事

宋志平:过去我们是世界的工厂,现在世界是我们的工厂

时间:2019-04-17   来源:搜狐智库   浏览:
  4月14日,第五届中国与全球化论坛在北京举行,中国建材集团董事长宋志平发表演讲。宋志平表示,中国过去是世界的工厂,现在世界是中国的工厂。中国企业当前正积极“走”出去,宋治平建议,中国企业在海外投资时,要发挥综合优势,而不仅靠重资产投资,还要将设备、资金、技术、管理等推广出去。宋志平强调,在中国企业“走”出去的过程中,必须减少恶性竞争,强调合作共赢,只有这样,当地政府和企业才能欢迎中国企业。“我们在整个走出去的过程里面,还是高举合作的大旗,站在道德高地上做企业,让当地人喜欢我们,和跨国公司合作,让跨国公司愿意和我们一起来开展国际业务,我觉得这个非常重要,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走远。”他说。
以下是演讲全文精编:
   中国建材过去40年里面,我们其实是靠引进来,消化吸收了国外的一些技术,形成了中国自己的一些核心技术和核心专长。这些年来,不光是中国建筑材料的水平提高,同时我们也开始大规模地走出去。现在我可以跟大家说,其实在“一带一路”上,或者说在中国以外甚至是全球,大型水泥装备,65%都是中国建材来做的。我经常说大家想想,一个行业一个企业能够有65%的市场占有率,应该说这是很高的。30多年以前我们做水泥也好,做玻璃也好,我们的成套装备都是从跨国公司引进的。30年之后,现在其实跨国公司也都在用中国建材的成套装备,我们老讲的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在整个走出去的过程里面,开始总是成套装备出去,现在我们开始在海外建工厂。过去讲中国是世界的工厂,现在世界是中国的工厂,因为我们不光要跟别人做EPC交钥匙,同时我们还要把资金、技术、装备、管理都一起带着出去,现在就进入到了这样一个阶段。中国公司在走出去,包括“一带一路”的过程当中应该量力而行。为什么讲这个?大家知道,水泥、玻璃这些投资都是重资产投资,所以中国建材在整个布局上考虑到自己的承受能力,中国建材不止是靠重资产的投资,也投资了不少的服务业。中国现在是“六个一”的投资战略:
   一是我们建10个建材工业园,我们的工业园不大,大约一平方公里左右。比如像赞比亚、哈萨克斯坦、泰国等等地方,都是规模不太大的,大概有水泥厂、混凝土,还有一些墙材厂等等,我们组成了一个小小的小产业园来供应当地的市场,这主要是也想降低风险,而不是圈很多地在那里做,而是实事求是。
   二是我们做了10个海外仓,在迪拜、俄罗斯、坦桑尼亚建了海外仓,主要是把中国的建筑材料运出去。这个也不光是中国建材的,包括各省市的很多材料都放在那个地方。
   三是我们跟“一带一路”建了10个国际实验室。很多“一带一路”的国家他们往往没有标准,水泥生产出来合不合适不知道,所以也做了这些工作。
   四是我们做100家建材连锁,在非洲、南太地区建立小型的建材连锁,国内的建材连锁我们合资的百安居,都是大规模的,两三万平米,我们在非洲建了2千平米、3千平米的小店是做这些东西。
   五是我们做外包管理工厂。现在在非洲,如果你跟他搞了水泥厂、玻璃厂,当地的人管理不行,但是你找发达国家,西方的国家又不愿意做,所以我们找了一些印巴公司,他们语言比较好。所以现在中国公司开始进入到这样一个领域。现在我们对自己工厂的管理上百家的水泥和玻璃厂,给当地管理,管理也可以赚不少钱,一年赚一些管理费用。上百家的公司赚不少钱。
   六是我们做100个EPC的玻璃厂和水泥厂。
    我们在海外投资的时候,要发挥自己的综合优势,而不止是光是重资产投资,我觉得像中国建材这种综合公司,我们就是这么做的。我们在走出去的过程当中,在“一带一路”过程当中我们还在跟跨国公司合作,不是我来你走。因为这些海外的市场过去都有跨国公司在那个地方做,而现在中资公司去了以后,一定要合作。中国现在在这方面,我们做EPC的过程当中全球采购,欧洲、美国、日本公司向他们采购不少的关键技术和关键装备,所以这些竞争者大家成了合作者,这是非常好的。另外我们是联合开发第三方,比如在非洲和法国的施奈德,在东南亚和日本的三菱联合起来,共同开发,而不是我来你走,吃独食。这样的话,和跨国公司的关系就会比较好,减少恶性竞争。咱们老讲贸易摩擦,看起来是国家的,实际上是企业之间的摩擦。我觉得作为企业来讲,一定要学会合作,不光要竞争,还要合作。尤其是在国际上,咱们走出去的过程中,我们尤其要学会合作。
    在走出去的过程当中,和当地的企业要学会合作。因为“一带一路”的这些国家他们有些担心,中资公司来我们很欢迎,但是如果中资公司来了以后把我们当地企业的机会都挤占了,我们就不欢迎了,我们应该给当地企业机会。比如我们在埃及做世界最大的水泥厂,是埃及军方做的,是六条6千吨的生产线,我们把基础建设这一块整个交给了埃及当地的8家公司去做,做得非常好,我看搅的混凝土比我们国内去的搅得好。最多的时候是1.2万人,中方人有2千人,当地的8家公司有1万人。假定说这1万人都是中国公司去的话,大家想想光食堂都得100个。这是难以想象的,而且中国的人工成本也并不低。这方面,我们一定要学会和当地公司合作,给人家机会。当地的政府,当地的企业才会欢迎我们,我觉得这个也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在整个走出去的过程里面,还是高举合作的大旗,站在道德高地上做企业,让当地人喜欢我们,和跨国公司合作,让跨国公司愿意和我们一起来开展国际业务,我觉得这个非常重要,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走远。不然的话,走出去又被人家打回来,那是站不住脚跟的。跨国公司一定要学会给大家多分一杯羹,大家共享共赢地去做。
 
上一篇:要投资格力的人,是哪位大咖?
下一篇:国家“盖章”的资源枯竭型城市69个 包含大量东三省城市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