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机管理是企业为应对各种危机情境所进行的规划决策、动态调整、化解处理及员工培训等活动过程,其目的在于消除或降低危机所带来的威胁和损失。通常可将危机管理分为两大部分:危机爆发前的预计,预防管理和危机爆发后的应急善后管理。
危机管理是专门的管理科学,它是为了对应突发的危机事件,抗拒突发的灾难事变,尽量使损害降至最低点而事先建立的防范、处理体系和对应的措施。对一个企业而言,可以称之为企业危机的事项是指当企业面临与社会大众或顾客有密切关系且后果严重的重大事故,而为了应付危机的出现在企业内预先建立防范和处理这些重大事故的体制和措施,则称为企业的危机管理。
根据美国《危机管理》一书的作者菲克普曾对《财富》杂志排名前500强的大企业董事长和CEO所作的专项调查表明,80%的被调查者认为,现代企业面对危机,就如同人们必然面对死亡一样,已成为不可避免的事情。其中有14%的人承认,曾经受到严重危机的挑战。
普林斯顿大学的诺曼·R·奥古斯丁教授认为,每一次危机本身既包含导致失败的根源,也孕育着成功的种子。发现、培育,以便收获这个潜在的成功机会,就是危机管理的精髓。而习惯于错误地估计形势,并使事态进一步恶化,则是不良的危机管理的典型。简言之,如果处理得当,危机完全可以演变为“契机”。
一、 企业危机管理的作用
1. 提高企业管理层的危机意识
危机意识缺失是造成危机发生,危机事态扩大的主要原因。没有危机意识,就难以产生危机应对计划;没有危机应对计划,就难以判断危机征兆,从而有效防止危机扩散。企业危机管理理论是揭示企业危机管理基本规律的管理理论,对培育管理者的危机预防意识,树立正确的危机应对状态,形成长久危机战略理念有积极推动作用。
2. 可以有效减小危机造成的损害
作为管理学的基本理论,学习危机管理基本理论和方法,是培养、造就高级管理者必须具备的企业管理理论知识体系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它帮助提高管理者危机决策技能,沟通技能,协调技能和解决危机能力,最终有利于减轻企业各类危机损害程度。
3. 建立企业“整体安全装置”
要预防危机事件发生。随着企业经营环境全球化趋势,竞争压力不断增加,企业危机概率不断提高,危害也随之增大,这就需要企业管理者建立完善的危机应对计划和反应机制,使企业建立健全“整体安全装置”,预防危机事件的发生。
4. 建立新型企业学习型组织
要使企业避免危机事件发生及造成危害,就要不断学习企业管理的新理论
(管理咨询),使企业建立学习型组织和团队,不断学习、观察、检测企业经营的各个环节是否有缺陷,如何及时采取措施纠正。这本身就是建立学习型组织的内容和方法。
二、 危机管理的应对措施
1. 组织结构准备
成功应对危机的企业,其关键在于拥有完整的危机管理架构,能够在危机发生时快速启动危机管理程序,全面而井然有序地开展工作,最大限度地挽回损失。这种有效的组织结构安排,能够确保企业内信息通道的畅通,使信息能得到及时反馈,各部门及人员责权清晰,有专门的危机反应机构和专门授权,从而任何危机发生的先兆均能得到及时的关注和妥善的处理;而在危机处理时这种组织保障的有效性将更加明显。同时,完备的组织结构还形成隔离机制,保证正常的企业行为不受突发危机的干扰,在这方面天津中美史克应对康泰克889 风波无疑是业内典范。在接到国家通知禁止889 后,中美史克迅速成立了以总经理杨伟强为首的危机管理小组,以此为核心组成完备的危机管理架构,保证了危机管理的全局性和权威性。在信息化的今天,我们更要善于借助于互联网形成高效的危机管理结构。
2. 配备合理人员
危机管理人员构成中最主要的是危机管理负责人和危机新闻发言人,这两者对企业危机的解决至关重要。危机管理负责人最好是由企业最高领导人担任,即使不是最高领导人,担任此项职务的人必须有足够的权威调动企业内外部一切资源。因为危机处理工作通常是跨部门、跨地区的,不仅会对许多正常的业务流程和企业政策进行改动,还要及时进行信息与资源的调拨分配。这种跨部门的工作是任何一个部门性管理人员都无法胜任的,而必须由能够支配协调各个部门的领导出面才能够摆平。危机处理工作对内涉及到后勤、生产、营销、财务、法律、人事等各个部门,对外不仅需要与政府、媒体打交道,还要与消费者、供应商、渠道商、股东、银行、工会等方方面面进行沟通。如果没有高层强势人物的统一指挥和统一协调,很难想象这么多部门可能做到口径一致、步调一致、协作支持并快速行动。
危机新闻发言人的角色也很重要,他直接面对的是喜欢刨根问到底的新闻界和消费者。作为新闻发言人
(管理顾问),必须通晓危机发生的原由、解决方法以及企业业务运作流程,以避免在众目睽睽之下一问三不知,或者以无可奉告作为推辞。发言人需要向公众解释危机发生的详细原因以及公司目前的应对策略,采取有亲和力、低姿态的方式获得新闻界和公众的好感。
3. 企业文化的危机意识
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文化对企业兴衰将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甚至是关键性的作用。美国哈佛商学院的著名教授约翰·科特推出了一本很有名的《企业文化与经营业绩》的著作,提出了一个重要论断,就是“企业文化对企业长期经营业绩有着重要的作用,在今后10年内企业文化很可能成为决定企业兴衰的关键因素”。那些能够持续成长的公司,都保持着对外界变化环境的危机意识。
4. 提高企业转嫁风险的能力
转嫁风险就是通过有计划的措施将企业风险转嫁给其他公司或单位,以避免企业在危机发生时造成重大的损失。那些不善于通过事先统筹安排来减少风险的企业,在重大危机到来时,或是元气大伤,或是关门歇业,均无法逃脱危机对企业造成的重大损失。在转嫁危机风险的策略中,保险是企业通常采取的方法。特别对那些从事高风险运营的企业(如航空公司),保险无疑是最佳的转嫁风险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