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公司动态 > 在企业中,什么样的人算管理者?
关于我们 业务咨询 管理培训 新闻时事 政策法规 咨询案例 管理文库 专家专栏 广纳贤才公司动态 财经新闻 最新资讯 人力专栏 热门培训课程

在企业中,什么样的人算管理者?

时间:2016-04-06   来源:   浏览:

  是那部分顶着管理者头衔,领着管理者薪水的人?

  在我们大多数人的意识里,管理者就是有“官职”的人。手下一定要有虾兵蟹将,领着不错的薪水,对着部属发号施令,如此,才有个管理者的样子。

  企业里僧多粥少,能提供的管理者职位很有限。

  于是,只有那些“幸运”的坐上“官位”的人,才会咧着嘴笑。心里思忖着,这么长时间的努力没白忙,总算赶上趟了。

  更多的员工眼见“升官”无望,只得暗地里怨声载道,感叹命运的不公,对自己在本企业的前途也就不抱太大的希望,甚至心生去意,长此以往,工作干劲难免受影响。

  我们都知道,这种升迁激励制度显然只激励了一小部分人(管理咨询),那一小部分如愿坐上“官位”的人,而且还有一种可能,面对这么重要、紧缺的“官位”资源的抢夺,极容易滋生出企业里的官僚意识和腐败行为,以及因各种利益关系结盟在一起的小团队。

  这对于企业的健康发展显然是不利的。

  在现代企业,真的只有那些拥有管理者头衔,领着管理者薪水的人,才能受到他人的尊重,才有最好的职场发展前景吗?

  显然不是,也不应该是。

  那究竟什么样的人是管理者呢?

  在德鲁克的书中,他给了我们这样一个标准定义(管理顾问),“如果一个人要为他人和他人的工作承担责任,那么他就是一位管理者。”

  德鲁克接着说道,“在现代企业中,没有任何团队比其他团队更重要。机器操作员、实验室的专业人员或绘图员,都和管理者同样重要。这是为什么企业的每一分子都必须具备管理者的愿景。企业的不同团体之间最大的差别不在于重要性,而在于不同的功能。”

  德鲁克给了我们一个关于管理者的定义,“为他人和他人的工作承担责任”。

  同时依照德鲁克的说法,企业中每个部门都很重要,同等重要。显然这个观点容易被我们所忽视。

  事实上,在国内不少企业中,拥有核心资源的部门无疑会受到老板更多的青睐和重视,而在私营企业,一个不争的事实是,不论职位说明书上写的有多么重要,老板的关注度在哪里,企业的关注度便在哪里。

  老板可能口头上说各个部门都重要,不可或缺,但无论从个人情感上,企业的实际需要上,物质奖励上,或多或少会偏向那些掌握核心资源的部门。

  这些掌握核心资源的部门,在有的企业是销售部,有的企业是技术研发部,还有的企业可能是有着其他不同名称的部门。

  于是,在这些关键部门工作的员工,担任这些关键部门管理岗位的管理者,多少会流露些优越感,言谈举止更显张扬,在公司的大小会议中说话的声音也更大声些。

  也许是无意识,他们的些许行为容易冒犯其他部门管理者和员工的尊严。

  这也是现代企业的老板们要迈过去的槛。

  不仅在口头上,更要在企业制度上,在老板的心中真正做到“一碗水端平”。

  如此,才有可能最大限度的激发出大部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当然更重要的是,企业必须从“人治”走向“法治”,实现管理的升级。

  让员工们不必每天追随老板的目光,揣摩老板的心思,而是专心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因为员工们知道也坚信,企业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员工们享有公平、透明的发展机会。

  另外,正如德鲁克所说,在现代企业,专业贡献者会越来越多,“除非我们能付专业贡献者足够的薪水,让个人贡献者也有充足的升迁机会,赋予他们专业人员的地位、尊严和价值,否则,我们将无法管理这批日益增长的人员。”

  也就是说,员工们大可不必挤“做官”这条职场发展的独木桥,他们更可以成为一个专业贡献者,企业同样会给予他们足够的升迁机会,作为专业贡献者,他们享有与拥有管理者头衔的同事们同等的地位、尊严和价值。

  “最后,是道德责任和愿景决定了一个人究竟算不算管理者。”

  作者|杨柳君

上一篇:如何提高员工的积极性与稳定性
下一篇:如此“三思”,你才能真正慧眼识才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