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公司的高效运转从何而来?
时间:2019-08-08
来源:未知
浏览:次
小米公司是如何成功
的呢?可能有很多因素,比如“猪恰好站在风口上,从而飞了起来”,当然这是雷军的一句玩笑,作为一家可以持续发展的公司小米肯定有它的成功之处,我们带领大家从小米公司的内部去找找原因,它究竟有什么与众不同。
-
客户需求至上
小米创建了很好的客户需求文化,并且能实际推行到位。小米是靠手机产品打出的天下。设计好不好,产品好不好,只有用户才有最真实的体验,只有当用户说好,那才是真的好。因此,小米很多产品的设计和开发,背后都是由用户反馈来驱动的,衡量一个团队是否优秀,也是根据用户的反馈来衡量的,当一个产品受到千万用户的好评时,这种成就感是不言而喻的。小米公司的联合创始人黎万强在《参与感》一书中提到:“当你很认真地对待用户的时候,用户也会用心对待你。有玩者之心的团队,才会真正爱自己的产品,爱自己的用户,这才是解放团队真正的核心。”
坚持“从用户中来,到用户中去”的开发模式,不仅提升了广大用户的参与感,同时也是对开发团队创新积极性的一种调动。工程师有好的创意,不是层层上报给各级领导,而是直接面向用户,不论用户是吐槽还是点赞,都比来自上级冷冰冰的批复更能激发工程师的潜力。同时,整个开发的周期也被极大地缩短了。在时间就是生命的互联网企业,这样的管理制度大大减少了中间环节,无疑非常有利于企业对客户及市场的快速响应。
2.小米研发系统的扁平化结构
在研发方面,小米一直采取的是扁平化结构,没有所谓的正副经理之分,也没有复杂的层级,只有简简单单的三层,一层是员工,一层是核心主管,一层是合伙人。大家各司其职,互不干涉。至于团队主管,就直接具体到了每一个项目,除了带领团队研发、进行日常管理之外,还负责与其他部门协调沟通。小米的每个团队一般不超过10人,每一位工程师都能申请成为主管。当然,小米的薪酬体系可绝没有随组织结构也扁平化,相比起职位的提升来说,这一条也更加实在。
做事的人多,大家的注意力都协调到一处,自然不需要层层管理,也不需要来往程序监督执行反馈。而取消了KPI绩效考核和层级制度之后,员工也就不用“盯着职位”,可以全身心地投入到产品开发中,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公司的目标协调一致。如此,就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我们知道小米既没有KPI做绩效管理,也没有严格的层级制度,有的只是分散的团队和集中的战略,有的只是灵活快速响应的开发团队,只有这样才能做出真正好的产品来。文菲君希望大家能借鉴这些成功企业的优点不断完善自身企业的管理机制,使本企业能更快地发展。